3D打印的SLA技术

在 3D 打印技术家族中,SLA技术是较早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之一,凭借高精度、高表面光洁度的优势,至今仍在多个行业占据重要地位。

SLA 
(Stereolithography,立体光固化成型)技术的本质是利用紫外光(UV)照射光敏树脂,使其发生光聚合反应,从而逐层堆积形成三维实体。其工作流程遵循 “分层制造、逐层叠加” 的 3D 打印核心逻辑

SLA 技术的核心优势:高精度与高表面质量,层厚可低至 0.01mm,能还原复杂细节(如细小孔洞、纹理),尺寸误差通常小于 0.1mm;​固化后的树脂表面光滑,无需大量打磨即可直接使用;​相比 FDM(熔融沉积成型),SLA 无需 “填充路径”,单层扫描效率更高,小尺寸模型可在数小时内完成;​光敏树脂种类丰富,满足多场景需求。​

主要局限性:材料成本较高,光敏树脂单价通常为 FDM 耗材的 3-5 倍,且需定期更换,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易老化变黄;需清洗、固化等步骤,且清洗液具有挥发性,需做好通风防护。

SLA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,尤其适合 “小批量、高精度、复杂结构” 的需求,如产品原型、模具开发、医疗模型、珠宝设计、文创产品等。

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迭代,SLA 技术正朝着 “高速化、大型化、绿色化” 方向发展,未来 SLA 设备可能支持 “多树脂同时打印”,通过切换不同特性的树脂,实现同一模型中 “刚性结构 + 柔性关节”“透明外壳 + 导电线路” 的集成,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。​

SLA 技术作为 3D 打印领域的 “元老”,凭借高精度、高表面质量的核心优势,在原型制作、医疗、文创等领域仍不可替代。尽管存在材料成本高、模型强度有限等局限性,但随着高速化、绿色化技术的突破,SLA 正从 “小众定制” 向 “工业量产” 逐步渗透。对于追求细节精度与外观质量的场景,SLA 技术仍是当前多数人的选择之一。​

上一篇:3D制作SLS技术 下一篇:AI将图片转换为3D

苏州立人听力器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466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