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打印的G代码是指什么

在3D打印领域,G代码(G-code)是一种用于控制打印机硬件行为的标准化编程语言,它通过一系列文本指令精确指导打印机的喷头移动、材料挤出、温度调节等操作,将3D模型转化为物理对象。

G代码是一种基于文本的指令集,由字母和数字组合构成。3D建模软件(如Blender、Fusion 360)生成的模型需通过切片软件(如Cura、PrusaSlicer)转换为G代码。切片软件将模型分解为数百至数千层,并为每层生成对应的G代码指令,包括喷头路径、挤出量、温度等参数。

G代码的工作流程:

1. 模型准备:在3D建模软件中设计或导入模型。

2. 切片处理:使用切片软件将模型转换为G代码,设置层高、填充密度、温度等参数。

3. G代码生成:切片软件输出包含所有指令的.gcode文件。

4. 打印机执行:将G代码文件传输至打印机(通过SD卡、USB或网络),固件逐行解析并执行指令。

5. 物理打印:打印机根据G代码指令完成逐层堆积,形成最终物体。

G代码的优势:标准化与兼容性高,G代码是数控领域的通用语言,支持跨品牌打印机使用(如Creality、Prusa、Ultimaker等),用户可直接修改G代码文件,调整参数(如速度、温度)或修复路径错误。


上一篇:3D常见的文件格式 下一篇:3D打印树脂

苏州立人听力器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466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