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壳打印好后还需进行处理后处理,来消除潜在隐患。
支撑残留导致表面不平整,打磨过度导致壁厚不足。需要使用斜口钳或雕刻刀小心移除支撑。
表面处理,未处理的3D打印件表面粗糙,易划伤用户。可以通过喷漆提升耐磨性,光敏树脂外壳可用UV固化后抛光,达到镜面效果。
毒性检测,光敏树脂等材料可能残留未固化的单体。打印后通风放置24小时,或使用UV灯二次固化,避免直接接触食品或皮肤。
热处理,部分材料需要通过加热等步骤,来消除内应力,防止开裂。
超声波清洗,用于光敏树脂外壳,去除未固化单体,提升生物相容性,如医疗模型等。
电镀/镀膜,在外壳表面镀镍、镀铬,提升耐磨性和导电性。
质量检测,功能与外观双重验证,确保可靠性。
通过以上流程,3D打印外壳可实现从“可用”到“耐用”的跨越,满足工业级应用需求。